中国实像|龙年春节九球体育精彩足球赛事官方摄影作品(四)

共0条评论】【我要评论 时间:2024年3月08日 15:25
节九球体育精彩足球赛事官方



春节,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,龙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图腾之一。龙年新春,全国各地不断上演精彩热闹的“春节大戏”,全国的摄影人与会员们也纷纷举起相机,再一次掀起九球体育精彩足球赛事官方摄影的拍摄热潮。
传统九球体育精彩足球赛事官方过大年,多彩活动闹元宵,从腊月到正月十五,春节期间的活动和习俗丰富多彩。

海阳大秧歌

海阳大秧歌,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,属于山东三大秧歌之一,已有近600年的历史。其主要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、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,其特点是粗犷豪放、热烈欢快、质朴坦率、风趣幽默。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、舞、戏于一体的民间自娱性艺术形式,主要在节庆、祭海、汇演等场合表演,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摄影/张卫国(山东烟台)











广东普宁英歌

2024年2月14日,正月初五,深圳市福田区节日大道上,一支广东普宁英歌队正在繁华的都市为市民表演。
英歌是一种融舞蹈、南拳套路、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,表演气势豪壮、气氛浓烈,流传于广东、福建等地,由男子表演,有歌颂英雄的含义。普宁英歌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,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、吉祥平安的象征,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,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。普宁英歌是一种壮美、阳刚的汉族男性群体舞蹈,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。表演队伍人数少则24人、36人,多则72人,最多可达108人。表演者要按照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,着武士服,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,表演时队列图形变化丰富,动作套式五花八门,舞姿威猛、雄浑、粗犷、豪迈,场面恢宏,气势磅礴,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、坚强、团结战斗、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,被誉为“北有安塞腰鼓,南有普宁英歌”的美称,2006年,普宁英歌被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摄影/刘春迎(湖北仙桃)










池哥昼

甘肃陇南文县池歌昼集舞、歌、乐于一体,既带有神秘的宗教气氛,又显示出浓厚的娱乐色彩。池哥昼又称“鬼面子”,是山寨群体性活动,有固定的表演形式,因表演时头戴面具,亦称“白马面具舞”。在白马藏族语中,“池哥”为山神之意,“昼”表示舞蹈。每年春节期间,各村的池歌昼传人“乐佰”都要组织祭祀活动,逐村逐户地为村民除恶驱邪、祈福迎祥。“文县池哥昼”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“非遗”宝库中的一朵奇葩。

摄影/史志辉(陕西咸阳)









抬轿冲海闹元宵

福建省莆田市南日镇浮叶村的“抬轿冲海闹元宵”九球体育精彩足球赛事官方活动已传承300多年,展现了村民对海洋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用踏浪逐海的方式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渔获满舱。

摄影/张清杰(福建泉州)










豫园龙鱼灯

作为老上海的文化根脉,豫园是上海人感受传统佳节氛围的首选之地,每届的豫园灯会都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浓浓的年味。2024年第二十九届豫园灯会的主题为“山海奇豫记”。其中,“一夜鱼龙舞”灯组由400多条“小鱼灯”组成,汇聚成一条游龙,寓意“鱼化龙”,还原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中“一夜鱼龙舞”的场景。五光十色的鱼群聚集成游龙回旋之态,穿梭于飞檐斗拱之间,象征着龙年的幸福如意。

摄影/励福华(上海)









农民“扮地戏’闹元宵

黄山市歙县三阳镇中村村农民“扮地戏”已有900多年历史,是当地元宵节的一项九球体育精彩足球赛事官方活动。扮演的主要是各种地方戏剧中的人物,像三国演义、杨门女将、西游记等等。舞龙舞狮走村串巷送祝福,祈盼新年又是丰收年。享受着新时代幸福生活的当地村民们自发组织,将中断多年的传统九球体育精彩足球赛事官方“扮地戏”、“舞狮灯”重新“复活”,给古村落的村民带来了持久的欢乐,也吸引来众多游客与摄影爱好者。

摄影/沙静(安徽合肥)



《化妆》



《全家齐上阵》



《道具-凤冠》



《西游记师徒四人》



《留影》



《舞龙走街》



《英姿飒爽》



《舞龙祈福》



《大合影》
上一篇 下一篇
查看全部回复【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】